台積系列文第一篇初略的介紹這是間怎樣的公司
第二篇簡介了設備工程師的日常
原本興致盎然的打算在第三篇探討資訊不對稱這項課題時,接到了一些聲音…
反覆思索一陣子後,依然覺得探討一下並無不妥
不過還是要強調一下
這系列台積電文章都是從一個小設備的狹隘角度出發,文章用意是讓有志成為設備工程師的人對這份工作有基本的了解,並不能展現出公司整體樣貌,話不多說回到正題
近期耳聞公司派出RD工程師來宣揚公司理念
但宣揚場合聽眾大概95%是設備部門想要的人才
而講者所屬部門人員大概只佔該廠區1%…
我想公司有公司的考量,但這也凸顯了,對於學生而言,到公司面試和買二手車其實還滿像的
所謂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簡單來說就是有一方知道的事情比另一方多
稍微接觸過經濟學的人一定馬上想起了檸檬市場以及經典的二手車例子
買二手車時,除非自己是專業人士,否則賣方知道的資訊正常來說會遠多於買方
畢竟只有使用者最清楚這台車發生過什麼事情
對於買車的人而言,除了賣方提供的資訊外
也只能像柯南一樣努力尋找各種線索
然後期盼著自己能用適當的價錢買到台狀況不錯的車
台積電的面試對於非半導體出身的人來說就如同二手車市場
面試者知道的資訊遠少於面試主管
想了想大概有幾個原因:
1. 設備單位機台過於昂貴,相關資訊很少
2. 台積PIP做的相當不錯
3. 資訊管道除了學長姐,大概剩下PTT和一些網誌分享
4. 台積在招募時,優秀的隱藏了工作相關細節
第一點基於各種考量能說的是0,所以就來聊聊第四點吧
台積電是一間非常會營造表面形象的公司,公司善於應用部分陳述的技巧來隱藏許多面試者更想知道的資訊,用偉大的理念招募志同道合的人
比如大家團結打倒三星
比如張爺爺一週工作50小時
比如多元化的社團及活動
比如完整的學習發展計畫
比如優於同業的薪酬
…….
台積電的好族繁不及備載
但這些話後面還有一些沒講完
大家團結打倒三星,你們設備乖乖修機
張爺爺一週工作50小時,工程師每月加班40小時
多元化的社團及活動,標準化的保養及值班
完整的學習發展計畫,試錯的線上elearning
優於同業的薪酬,1/3薪水來自加班
但是,這件事台積電完全沒有錯
比如在評論晶圓教父張爺爺常發表的高論是否有誤導之餘時
必須先想想,他平常那些話是說給誰聽
面試者?錯
員工?錯
股東及客戶?叮咚
張爺爺是個做晶圓代工生意的生意人
他的工作是幫股東賺錢、獲得客戶信任以及爭取潛在訂單,不是告知面試者台積電的工作內容
為了扮演好這個腳色,他必須發表許多有助於台積電形象的言論
比如天下雜誌這篇「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11件事」
其中:
“ 第五點:學會「獨立思考」
…所謂的獨立思考就是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看了什麼文章,或者聽了一個演講就認為是這樣。看了文章或聽了名人的演講後,要去想他講的是不是事實?然後去找另外一個來源來求證。 ”
(待…)
註. 封面圖片改自 https://goo.gl/VdNTCU
3 Comments